找到相关内容909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赵朴初答:四分律是声闻戒,八大宗里为什么有小乘宗?

      赵朴初答:四分律虽属小乘戒,但其文义通于大乘,自古就有"分通大乘"的说法。中国盛行大乘,以大乘教义解释律藏,摄小入大,就是大乘戒的组成部分,出家菩萨三聚净戒中的摄律仪戒就是是以声闻戒为基础的。如杀、盗、淫、妄四根本戒,是大小乘共同遵守的。对于律学的研究,最重要的是善于分辨开、遮、持、犯,就是在出家戒条中,本来是不得触犯的,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开许,这叫开;在通常情况下又...

    赵朴初

    赵朴初|佛教常识问答|佛教初级知识|佛法问答|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743391085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念佛求生净土是消极还是积极?是大乘还是小乘

    问: 念佛求生净土是消极还是积极?是大乘还是小乘? 如本法师答: 念佛者求生西方净土,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消极,而且似乎小乘心境一般;但若深入理会念佛者所学的法门看来,事实就并不如然,以...大师,一生办幻化佛事,做水月道场,安僧立众,毕生弘宗演教,一一展露其悲愿雄厚以广度群伦,正能表现求生净土的行者之心境一二。   对个人求生净土而言,自度自利,是消极小乘;对利益度众生而言,度人利他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弥勒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054111418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小乘、中乘、大乘、最上乘,慢慢的说说。

      间:照法师所讲,通已明白,与法师会面时少,请法师奠嫌麻烦,将小乘、中乘、大乘、最上乘,慈悲慢慢的说说。 (南京法一和尚)   月溪禅师答:照佛法说只有一乘,小乘中乘乃是方便引导的,经云:“十方佛土中,惟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,但以假名字,引导于众生,说佛智慧故,诸佛出于世,唯此一事实,余二则非真。”小乘中乘是化城,大乘是宝所,佛说方便法门,以化城引入宝所。...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360910939.html
  • 祈竹仁波切答:很多人说小乘是低级的佛法,所以大乘行者不应修持,这是对的看法吗?

    祈竹仁波切答:轻视任何部份的佛法,都是极不善的心态,而且会有严重的果报,这是佛陀所亲说的。小乘的修持基于出离心,透过修证人身难得、生死无常、六道之苦等教法而成就厌离生死苦海之出离心,依靠皈依、因果及空性见等修持而成就解脱,这些教法皆为佛陀之金口亲说。如果说这些教法低级,就正是轻视佛陀的开示,也就是贬谤法宝。小乘道上的修持项目是大乘道的基础。难道大乘行者不需要证悟人身难得、生死无常等佛法吗?难道...

    祈竹仁波切

    狮吼棒喝佛教问答录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474012979.html
  • 祈竹仁波切答:有人说净土修持只为一己往生,所以是小乘的修持,这见解有何错处?

    祈竹仁波切答:净土修持属于大乘佛法,并非小乘的修持。以为修持净土是小乘佛法,只源出于未通达净土修持法门的发心。 大乘修持者的发心,是为求无上佛境而利益众生。修持净土的人,知道六道中烦恼极多,不利于...定夺是否佛法或是否大乘,并不取决于修持的内容。例如持咒,如果以小乘心去持诵,就是小乘的修持,成为解脱生死之因;如果以大乘心去持诵,则成大乘之修持,成为成就佛境之因;如果以求寿求福的心去修诵,虽然也会有...

    祈竹仁波切

    狮吼棒喝佛教问答录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115413074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顿教与渐教,渐教是由修小乘断六根,修中乘断一念无明,但六根与一念是不能永断的;修大乘用一念六根随一根,破无始无明;由小中大是为渐教,顿教指小乘中乘皆非,直修大乘,是名顿教,是否?

      问:顿教与渐教,渐教是由修小乘断六根,修中乘断一念无明,但六根与一念是不能永断的;修大乘用一念六根随一根,破无始无明;由小中大是为渐教,顿教指小乘中乘皆非,直修大乘,是名顿教,是否? (南京法一和尚)   月溪禅师答:是。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510710948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小乘的四念处,大乘的禅及密教的大手印,皆论及观心法门,不知有何不同?得以截长补短、相辅相成否?

    问:小乘的四念处,大乘的禅及密教的大手印,皆论及观心法门,不知有何不同?得以截长补短、相辅相成否? 圣严法师答:四念处是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一科,虽云小乘观法,然于《大智度论》卷十九也有介绍,是观身、受、心、法的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,而破凡夫的我执我见,乃是通用于大小乘的基础佛法。所以近世日本禅宗的龙泽寺派,教授初学禅众时也用数息法,我本人亦常以数息法教人,偶而教人不净观,此乃四念处观的流类或基础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学佛群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330811772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,断六根断一念无明,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,为害不浅。以上的见解有错否?

    指知觉之认识;依了义经者,了义是大乘经,不了义是小乘经;依法不依人者,乃只依佛法,不依一切人等。见法师藏经柜上贴着一张纸条云:“王阳明云:虽孔子之言,亦当审其言之是非,而后信从。”孟子曰:“尽信书,不如无书。”可想见古人读书之慎重也。佛亦云依法不依人;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,断六根断一念无明,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,为害不浅。以上的见解...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5014211026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什么是大乘佛教?

      赵朴初答:大乘Mahqyqna和小乘Hīnayqna是佛教的两大宗派。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21443810704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除巴利文之外,还有哪几种文字记录的佛经?

      赵朴初答:还有梵文Sanskrit。佛教分南传和北传,传到南方去的用巴利文,是小乘佛教经典;传到北方去的用梵文,多数是大乘佛教经典,也有小乘经典。巴利语是古代俗语,梵文则是古代雅语。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21501510716.html